心理测试结果处理指引
1、
每班张贴“结果解释”和“因子分析”。
2、
发有各因子数据的纸条给学生本人,让他们自行对照。建议学生个人心理测试数据在期末连同学生手册一齐发放,让家长作更好的参考。
3、
对结果有疑问的、不认真的、测试无效的、漏涂的可申请重测。
4、
按班筛选各因子高分者,班主任或班级心育小组成员对该生进行心理疏导并按以下的表格做好记录,一周内交心理室。
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表
学年
学期,编号
咨询日期
|
____
年
___
月
___
日
|
咨询
时间
|
___
点
___
分至
___
点
___
分
|
|||||||||
学生姓名
|
|
性
别
|
|
年
龄
|
|
班级
|
|
|||||
主诉问题:
|
||||||||||||
来访者问题归类:(在后面空格中打
√
)
|
||||||||||||
同伴交往与矛盾
|
|
考试焦虑
|
|
自我概念
|
|
|||||||
挫折与自卑
|
|
学习问题
|
|
个性缺陷
|
|
|||||||
学生干部苦恼
|
|
师生矛盾
|
|
情绪问题
|
|
|||||||
青春期的困惑
|
|
就业升学
|
|
其
它
|
|
|||||||
辅导要点:
|
||||||||||||
总结与反思:
|
咨询教师:
5、
有需要时,班主任或学生本人可以约谈心理老师。对测试鉴别出来的个别典型学生,可知会或约见家长。
6、
因第一次施测,个别班级学生错填、漏填或缺考、不认真、装好人数较多,各个班各个因子的评估数据欠科学,今次没有公布班级评估数据。
7、
做过心理疏导后的学生可重新测试同一份卷,以便前后得分的对比。
8、
对目标学生可进行团体辅导。建议开设《适者生存---小升初心理转型》讲座。
9、
发布新闻及心理咨询Q群:240992592号码,让社会、家长知晓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帮扶措施。必要时举办针对家长的讲座或讨论会,就学生热点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
10、
成立班心育小组,小组成员每天记录“班级晴雨表”,监察预防重大事件发生。